心電圖
如有就診需求,點擊預約掛號填寫信息,以便我們能及時與您聯系 預約掛號 廣告 X
心電圖基本信息
- 檢查標本:不需要
- 檢查方式:影像學檢查
- 檢查分類:物理檢查
- 檢查項目:心功能
- 相關疾?。? 室性心動過速 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
心電圖解讀
-
正常指標:
正常竇性心律,正常為60~100bpm之間。
- 異常指標:
-
檢查分析:
1.記錄人體正常心臟的電活動。2.幫助診斷心律失常。3.幫助診斷心肌缺血、心肌梗死、判斷心肌梗死的部位。4.診斷心臟擴大、肥厚。5.判斷藥物或電解質情況對心臟的影響。6.判斷人工心臟起搏狀況。
竇性心律失常:竇性心率每分鐘超過100次為竇性心動過速,常見于運動或精神緊張、發熱、甲亢、貧血和心肌炎等。竇性心率每分鐘低于60次為竇性心動過緩,常見于甲低、顱內高壓、老年人和部分藥物反應。竇性心律不齊的心電圖特點為P-R間期異常,臨床意義不大。
期前收縮:簡稱早搏,是指先于正常心動周期出現的心臟搏動,之后常出現長間歇稱為代償間歇,分為房性、交界性和室性三種。心電圖表現為P波、QRS波和ST—T改變,有完全性或不完全性代償間歇。偶發的期前收縮可見于正常人,但頻發的室性早搏或形成二聯律、三聯律多見于多種心臟疾病。
異位心動過速:分為陣發性和非陣發性兩類,又分為室上性或室性心動過速,除頻率快、節律不齊外,前者心電圖形態多正常,后者QRS波寬大畸形,多見于器質性心臟病,非器質性心臟病也可出現。
撲動與顫動:分為心房和心室兩大類。心房撲動與顫動為頻率在每分鐘250~600次的異位節律,P波消失,代之以異常的“F”波,多見于老年心臟退行性改變、高血壓病、冠心病、肺心病、甲亢等。心室撲動與顫動屬惡性心律失常,患者有生命危險,必須爭分奪秒地搶救。
-
適宜人群:
有心悸、心慌、頭昏、眼花、心前區不適或疼痛等癥狀的患者。
- 不適宜人群:
檢查注意事項
影像學檢查在臨床應用非常廣泛,不同的檢查方式要求不一樣,了解不同檢查方法相應注意事項、做好準備工作并積極配合,除節省病人和檢查人員的時間外,有助于更有效地進行疾病診斷和治療。
1、某些項目需要去除拍攝部位或身上所有的一切異物,以防止異物偽影阻礙影像學診斷如x線檢查。
2、某些項目需要空腹檢查如上消化道鋇餐檢查,PET/CT、DSA、CT血管成像。
3、某些項目需要進行灌腸,受檢者在檢查前非旦不能進食,而且還要喝瀉藥,把腸內的糞渣排空。
4、某些項目要求受檢者檢查前需要喝水。如腹部的CT檢查,腎臟CT檢查,前列腺、膀胱及婦科超聲檢查。
5、受檢者要如實地向醫生反映自己的情況,如是否有藥物過敏史,是否裝有心臟起搏器或體內有彈片、金屬植入物、胰島素泵等。
6、受檢者要配合醫生進行檢查,要聽從醫務人員的指令做相關動作。
7、回到家中,需換衣、洗澡,去除放射性污染。另外,還要多喝茶水,促進代謝和加快排泄造影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