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血細胞計數
如有就診需求,點擊預約掛號填寫信息,以便我們能及時與您聯系 預約掛號 廣告 X
全血細胞計數基本信息
- 檢查標本:血液
- 檢查方式:鏡檢
- 檢查分類:病理檢查
- 檢查項目:血液相關
- 相關疾?。? 兔熱病 貧血
全血細胞計數解讀
-
正常指標:
1.白細胞計數(WBC)(參考值:4~10),(單位:10^9/L)
2.紅細胞計數(RBC)(參考值:3.5~5.5),(單位:10^12/L)
3.淋巴細胞比值(LY%)(參考值:17~48),(單位:%)
4.單核細胞比例(MONO%)(參考值:4-10),(單位:%)
5.中性粒細胞比例(NEUT%)(參考值:43~76),(單位:%)
6.中性桿狀核粒細胞(參考值:5-6),(單位:%)
-
異常指標:
不在正常范圍內
-
檢查分析:
在臨床診斷中,血常規檢查通過血細胞計數分析可以了解患者血細胞含量是否正常,來判斷患者時候存在全身性感染、炎癥反應、凝血功能障礙、貧血等。
(1) 紅細胞計數(RBC) (單位:10^12/L)
大于正常值,真性紅細胞增多癥,嚴重脫水,肺原性心臟病,先天性心臟病,高山地區的居民,嚴重燒傷,休克等;小于正常值,貧血,出血。
(2)桿狀核粒細胞( 單位:%)
桿狀核粒細胞>0.06,稱輕度左移。常見于感染(尤其急性化膿性感染)、急性中毒、急性溶血、急性失血等。 桿狀核粒細胞>0.10并伴有少數晚幼粒細胞者為中度核左移,表示有嚴重感染。 桿狀核粒細胞>0.25并出現更幼稚的粒細胞時,為重度核左移,常見于粒細胞性白血病或中性粒細胞型白血病樣反應。
(3) 單核細胞計數(MONO) (單位:10^9/L)
大于正常值,見于某些細菌感染、單核細胞白血病、淋巴瘤、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、急性傳染病恢復期等;小于正常值,無重要臨床意義。
(4) 中性粒細胞計數(NEUT) (單位:10^9/L)
大于正常值,見于急性化膿性細菌感染、粒細胞白血病、急性出血、嚴重組織損傷或血細胞破壞、敗血癥、心肌梗死、尿毒癥、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及等;小于正常值,見于傷寒、副傷寒、病毒性感染、瘧疾、粒細胞缺乏癥、化學藥物中毒、X線和放射線照射、抗癌藥物治療、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進等。
(5) 中性粒細胞比例(NEUT%)( 單位:%)
大于正常值,見于急性化膿性細菌感染、粒細胞白血病、急性出血、嚴重組織損傷或血細胞破壞、敗血癥、心肌梗死、尿毒癥、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及等;小于正常值,見于傷寒、副傷寒、病毒性感染、瘧疾、粒細胞缺乏癥、化學藥物中毒、X線和放射線照射、抗癌藥物治療、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進等。
(6) 淋巴細胞計數(LY) (單位:10^9/L)
大于正常值,百日咳,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,病毒感染,急性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癥,淋巴細胞性白血病;小于正常值,免疫缺陷、長期化療、X射線照射后。
-
適宜人群:
有軟弱無力疲乏、困倦,皮膚、黏膜蒼白,心悸,頭暈、頭痛、耳鳴、眼花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嗜睡癥狀的人群。
-
不適宜人群:
新生兒。
檢查注意事項
鏡檢就是將待檢標本取樣、制片,在顯微鏡下觀察、分析、判斷。人體排泄物、分泌物、脫落細胞或人體組織、動物組織,甚至植物細胞,都可以作為鏡檢對象。常用范圍為協助診斷疾病。鏡檢的注意事項主要是看具體的檢查項目,主要是采集標本的時候要按照要求嚴格執行,避免污染標本。
1.作任何檢查的標本收集時,均以保持新鮮和防止污染為原則。
2.標本量少時,可直接滴載玻片上,量多時收集在潔凈干燥的小試管內,立即送檢實驗室并及時檢查。
3.進行微生物學檢驗時,應消毒,將標本收集于干燥無菌的容器內送檢。